Dysmenorrhea 痛經

by victorsheehan

痛經的中醫治療策略

痛經的定義為在月經週期,子宮產生痙攣或絞痛而原發性痛經,是不明原因的,沒有任何器質的變化,在年輕女生中是很常見的,也時常被低估,在可懷孕的女生中,其盛行率從16.8%至81% 。痛經的治療方法是NSAID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或合併口服避孕藥,且對很多人都有效,但是大約有25%的人對上述的療法,有抗藥性、抵抗力,因此就會選擇中醫的治療方式。
中國古代典籍中對於痛經也有些論述,如下:
陳自明 婦人良方大全「婦人經來腹痛,由風冷客於胞絡衝任或傷手太陽少陰經」
傅青主女科「經前腹疼數日而後行經者,其經來多是紫黑塊」
病因病機可從氣滯血瘀、寒濕凝滯、氣血虛弱但就疼痛的原因而言,一般歸結於血瘀或者氣滯。而氣血壅阻者,大多與寒有關,血得寒則凝。且經水者,除了血液之外,也有大量的人體的水份,水得寒冷亦凝結為濕、濁、痰等病理產物,導致瘀阻不通的證候出現,就會造成經期前或經期中,容易下腹疼痛。中醫的治療方式可以選擇針灸或開內服藥來幫助痛經的患者,減輕其痛苦。
針灸:氣滯血瘀–太衝、三陰交、內關 寒凝–中極 水道 地機
肝腎虧損–肝俞、關元、足三里、照海
艾灸:關元、中極、氣海、三陰交

中藥:可以根據證型,開其合適的中藥,例如濕熱夾瘀的患者,可著重在補氣解表,清熱化瘀,可以開柴胡桂枝湯加黃耆、龍膽草、丹參、黃芩和黃連

相關文章